產出

只埋首於工作、專注於產能利用率往往無法帶來高產出

Laurence Chen
Nov 14, 2022

前些日子,我拜訪了幾位朋友。聊天之中,大家困擾的事情表面上不同,骨子裡又有點相同。

經營者的困擾

友人 A 是位二代的經營者,經營塑膠壓模廠,近年來,工廠最大的投資就是新進了一台新型的機器,友人 A 談到經營的難點時,陸陸續續談到了幾個他擔心的事:

  • 人事管理的難點、員工流動率的麻煩
  • 機器的產能利用率

我聽了聽之後,詢問了一下友人 A 是否有思考公司經營策略?比方說,未來打算要找怎樣子的客戶?提供怎樣子的產品與服務?透過什麼方式去開發?有打算在哪一個 niche 裡取得領先嗎?他如何得知自己在定價上有定下夠高的價格?

主管的困擾

友人 B 是某科技公司的主管,他問我:「你對於現在剛畢業的學生,因為軟體業薪水的吸引力,不是本科系也 leetcode 刷了4年,有什麼看法?我的同事們覺得要與新鮮人比賽 leetcode ,心理壓力好大。」

對此議題,我表示:「leetcode 之類的比賽,在比拼效能時,重視的是演算法的 big O ,然而多數應用軟體開發的效能改進,其實講究減少 IO 而非 big O。對公司來講,工程師最重要的成效衡量,應該是能否把應用軟體做好,而這很可能與 leetcode 的能力沒有多大的關系。」「不幸的事情是,公司內部的政治制度,有時會出現一種情況:資源與權力的分配,並不是基於真正的成效,而是基於某種階級制度且這種階級制度既不反映個體的實力、也不反映策略上的需求,而是反映了某種尚未除魅的集體迷思。」

知識工作者的困擾

友人 C 是嵌入式系統開發工程師,工作多年之後,表示覺得自己有點職業倦怠,覺得工作上最大的困擾是,每天開始工作之後,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有一段時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,有點像是在查資料,又有點不太像是。

我聽完了之後,安慰一下友人 C:「我當軟體工程師十幾年來,大部分的日子的產能利用率都比他還更低許多。我通常都是十點到公司,但是通常要下午二點之後,才開始做公司工作的事。尷尬的陳年往事是,曾有一分工作,我在與主管一對一談話時,主管對我說:『老闆坐在你的正後面,他希望你鬼混的時間可以縮短一點。』如果說,這樣子故事就結束也就算了,更尷尬的部分是,當我離開那分工作時,老闆向我的新雇主大力推荐了我,說我的產出高於同儕。」

被迷思所束縛的產出

台灣的文化,或是說是我這個年代的工作文化,非常重視所謂的勤奮、紀律、努力。然而,真正可以帶來高產出的工作方式,往往需要對工作做全局的思考、從系統觀點切入,先看正確地理解什麼叫做產出、接著看到槓桿點、才容易開發機會、發揮潛力。

--

--

Laurence Chen

IT 顧問、講者、作家。喜歡快速迭代 (fast iteration) 與提高產出。 著作:「從錯誤到創新」 https://leanpub.com/errors_to_innovation/ 網站:https://replware.dev/